有機發光二極管
OLED即英文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的縮寫,中文譯作有機發光二極管。因為具備輕薄、省電等特性,因此從2003年開始,這種顯示設備在MP3播放器上得到了廣泛應用,而對于同屬數碼類產品的DC與手機,此前只是在一些展會上展示過采用OLED屏幕的工程樣品,還并未走入實際應用的階段。但OLED屏幕卻具備了許多LCD不可比擬的優勢,因此它也一直被業內人士所看好。
下面我們為您總結出了OLED技術優勢與劣勢。
OLED的優勢:
1、厚度可以小于1毫米,僅為LCD屏幕的1/3,并且重量也更輕;
2、固態機構,沒有液體物質,因此抗震性能更好,不怕摔;
3、幾乎沒有可視角度的問題,即使在很大的視角下觀看,畫面仍然不失真;
4、響應時間是LCD的千分之一,顯示運動畫面絕對不會有拖影的現象;
5、低溫特性好,在零下40度時仍能正常顯示,而LCD則無法做到;
6、制造工藝簡單,成本更低;
7、發光效率更高,能耗比LCD要低;
8、能夠在不同材質的基板上制造,可以做成能彎曲的柔軟顯示器。
OLED的劣勢:
1、壽命通常只有5000小時,要低于LCD至少1萬小時的壽命;
2、不能實現大尺寸屏幕的量產,因此目前只適用于便攜類的數碼類產品;
3、存在色彩純度不夠的問題,不容易顯示出鮮艷、濃郁的色彩。
·有機發光顯示器
OLED: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splay,即有機發光顯示器,在手機LCD上屬于新崛起的種類,被譽為“夢幻顯示器”。OLED顯示技術與傳統的LCD顯示方式不同,無需背光燈,采用非常薄的有機材料涂層和玻璃基板,當有電流通過時,這些有機材料就會發光。而且OLED顯示屏幕可以做得更輕更薄,可視角度更大,并且能夠顯著節省電能。
目前在OLED的二大技術體系中,低分子OLED技術為日本掌握,而高分子的PLEDLG手機的所謂OEL就是這個體系,技術及專利則由英國的科技公司CDT掌握,兩者相比PLED產品的彩色化上仍有困難。而低分子OLED則較易彩色化,不久前三星就發布了65530色的手機用OLED。
不過,雖然將來技術更優秀的OLED會取代TFT等LCD,但有機發光顯示技術還存在使用壽命短、屏幕大型化難等缺陷。目前采用OLED的主要是三星如新上市的SCH-X339就采用了256色的OLED,至于OEL則主要被LG采用在其CU8180 8280上我們都有見到。
為了形像說明OLED構造,我們可以做個簡單的比喻:每個OLED單元就好比一塊漢堡包,發光材料就是夾在中間的蔬菜。每個OLED的顯示單元都能受控制地產生三種不同顏色的光。OLED與LCD一樣,也有主動式和被動式之分。被動方式下由行列地址選中的單元被點亮。主動方式下,OLED單元后有一個薄膜晶體管(TFT),發光單元在TFT驅動下點亮。主動式的OLED比較省電,但被動式的OLED顯示性能更佳。 與LCD做比較,會發現OLED優點不少。OLED可以自身發光,而LCD則不發光。所以OLED比LCD亮得多,對比度大,色彩效果好。OLED也沒有視角范圍的限制,視角一般可達到160度,這樣從側面也不會失真。LCD需要背景燈光點亮,OLED只需要點亮的單元才加電,并且電壓較低,所以更加省電。OLED的重量還比LCD輕得多。OLED所需材料很少,制造工藝簡單,量產時的成本要比LCD到少節省20%。不過現在OLED最主要的缺點是壽命比LCD短,目前只能達到5000小時,而LCD可達10000小時。